放大檢視

×

LOT 585



金泥寫經「妙法蓮華經卷一」
明宣德


金泥 紙本
33.5×11.3cm 約0.3平尺 × 53頁

HKD 2,500,000 - 3,500,000
RMB 2,125,000 - 2,975,000
JPY 35,275,000 - 49,385,000
USD 325,000 - 455,000



來源:日本某寺院來源
原房之助舊藏 大元至正八年“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”」


元金字書 存世稀見
誠心制經 種功積德
元 金泥寫經「妙法蓮華經卷一

高麗王朝 元蒙色彩
中國與朝鮮半島歷代交流頻密,故而歷史上朝鮮半島與漢文化交融頗深,尤其是宋元時期,宋朝的建立使得中國經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,與宋朝相對的高麗王朝作為漢文化圈的篤信者不斷吸收、引進新的文化風尚、熔鑄漢文化的適用因素,無論是詩詞文學、書法、繪畫甚至宗教文化,均被積極吸收。至蒙古興起時,高麗處於武臣專權時期,國內矛盾不斷,王權衰微,國力凋弊。在蒙元戰爭和和親兩種戰略的攻勢下,高麗最終成為蒙元的臣屬國。
正是元朝公主下嫁高麗王、高麗世子入侍元廷等政治制度,因而雙方往來頻繁,很多高麗王室成員長期在元廷居住,而隨行的高麗使團成員中不乏文人,與蒙古貴族接觸頻繁的高麗統治者,漸染蒙古之風,以髮式和服飾、生活用度,各種裝飾形式的改變最為明顯,而在此時兩國雙方互相贈的宮廷禦物,也聯姻中更為頻繁地流傳。
因此不但生活用度、裝飾,尤其是宮廷的審美風尚,更延續著唐宋以來的漢文化風尚。正如于古渡時代開始,寫經傳到高麗和日本後,受到宮廷的高度追捧,寫經於是成為貴族知識份子的風尚。而這種風尚,在蒙元時期亦未改變,高麗寫經的時代風格極為明顯。參考各拍賣與博物館高麗寫經,如久原房之助舊藏 大元至正八年“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”( 高麗貴族獻給元奇皇后),廣東鑒藏名家孔廣陶舊藏 元代《妙法蓮華經》,美國大都市美術館藏高麗宮廷寫經《妙法蓮華經卷二》,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高麗宮廷寫經《妙法蓮華經卷二》幾乎都是同一形制。

宮廷樣式 元金字書
是次拍品,乃和現存宮廷寫經形制幾近一致的元代金字《妙法華蓮經卷一》,全長超六米。金泥書《妙法蓮華經弘傳序》(終南山釋,道宣述),後書《妙法華蓮經卷一》,乃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本,大乘佛教初期經典之一。因龍樹菩薩的著作《中論》、《大智度論》早已引用本經文義,故推測《法華經》成立年代約是紀元前後,最晚不遲於西元一世紀。另外《大般泥洹經》、《大般涅盤經》、《優婆塞戒經》、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、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等諸經皆列舉本經經名,並援引經中文義,可見本經之成立年代較以上諸經為早。


廣東鑒藏名家孔廣陶舊藏 元代《妙法蓮華經
現藏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妙法蓮華經卷二
卷前有扉畫,正文以金泥鈔錄妙法蓮華經卷第一。此冊寫經不同于其他金泥寫經,寫經中的變相圖、經文,均是於白紙上以金泥抄寫,經冊封面封底以金泥銀彩繪寶相花為裝飾卷首繪金泥勾畫的變相圖,右側畫的是正在說法講解《妙法蓮華經》的佛及其一行,左側畫的則是各卷內容中具有教育意義和戲劇色彩的傳說,四邊以金剛杵紋為框,莊嚴華麗。目前這類金泥抄經,尤其是使用金泥的量能如此極盡奢華之能事這,現存可參考例僅於皇室抄經中,也僅數例可見,例如現藏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的妙法蓮華經卷二,和去年曾出現於市的久原房之助舊藏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。觀之整體,裝池的規格,金泥的用量、畫面的精美程度,是宮廷抄經無疑。

妙法蓮華 眾生說法
《妙法蓮華經》,簡稱《法華經》,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教,宣講內容至高無上,明示不分貧富貴賤、人人皆可成佛,為大乘佛教初期經典之一。《妙法蓮華經》是佛教史上有著深遠影響的一部大乘經典,由於此經譯文流暢、文字優美、譬喻生動,教義圓滿,讀誦此經是佛教徒最為普遍的修持方法。正是基於典籍的內容,寫經卷首的說法圖便極為忠實地以畫面再現:釋迦牟尼坐在前面對弟子,前面有聽法的菩薩眾向普賢菩薩合掌施禮,而其背後亦是僧眾圍繞,畫面借用禮佛的高臺劃分兩段,在下方則是安坐的佛、菩薩和比丘等。大而鬆弛的佛和菩薩的形態、雖然程式化但不失生動的線條,尤其是那反復使用的漩渦紋,極具特色。
此類金字寫經,乃以金粉溶解為金泥而書寫的佛教寫經。東南亞所出現的金字寫經,銀字,或者金銀字交錯書寫的寫經的儀禮盒技術均是從中國發祥,然後流傳至朝鮮、日本。故而中國、韓國、日本三地風格相近,亦有各自特色之處。
參見現藏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的高麗宮廷寫經《妙法蓮華經卷二》,和高麗貴族獻給元奇皇后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》,再參見廣東鑒藏名家孔廣陶舊藏 元代《妙法蓮華經》以及本次拍品元代金字《妙法華蓮經》卷一,細觀之,高麗和元蒙宮廷寫經,歲畫面均是釋迦牟尼說法圖,有見其借鑒的中國說法圖的一面,以及極具特色漩渦紋雖然佈滿畫面裝飾手法,然整體可見用線較粗,程式化明顯,可見兩者特色不同之處,亦可旁窺風格流傳變化之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