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大檢視

×

LOT 592

王鐸
1592-1652
行書詩文軸
辛卯(1651)年作


花綾
156.5×52.7cm 約7.4平尺

HKD 1,800,000 - 2,000,000
RMB 1,530,000 - 1,700,000
JPY 25,398,000 - 28,220,000
USD 234,000 - 260,000

款識:辛卯二月三十夜,書為仰老親翁正之,王鐸。
題簽:王覺斯書立軸。若園藏。
鈐印:王鐸之印(白)、煙潭漁叟(白)
出版:《淡水會·明清書畫展》,東京淡水會,日本,1997年,頁15。


釋文:戍鼙將欲罷,截海詔書開,孤鶴有歸意,蒼岩胡未回,仕路真難補,清時愧不材,竹籬菊朵秀,猿鳥待高垓。
出展:〈淡水會·明清書畫展〉,東京淡水會,日本,1997年。
說明:王鐸世稱“王孟津”,有“神筆王鐸”之譽。其書,如長袖當舞,筆走龍蛇。前近杭州有其大展,使時人熙攘,更有甚者東渡而至。可見王氏百年之後,仍不乏後學敬仰。王鐸何以能成百年典範、一代之經典?因其獨開生面,敢於開新而逾越時人流風,一掌打開一個新天地,自古為後人所敬仰傳頌。王鐸自詡學二王,而在技法上把二王很多的技巧誇張變大,從而延伸出自己的一套筆法風格,不泥于古,善學活用。較之時人,諸如王道周、張瑞圖等,俱是高手,群雄林立,而王氏以古超古,師古而開新,獨得後人敬佩。在其筆下,橫平豎直,氣勢渾雄,有直沖牛鬥之意氣。二王用筆重在提按,王鐸一改提按而成倒立,董其昌曾雲:書法之道,在提按之間。明人所謂的提按,更多的是指筆的倒和立,由於工具改變了,技法也隨之改變,王鐸在順應改變之時,將技巧鍛打的爐火純青,從古人處出自家面目,標陳百代。王鐸在日本甚受推崇,甚至有“後王勝先王”之說。從此巨幅之中,能見得王氏用筆的潑辣,用墨的講究,可謂處處變化,處處精彩,用筆如蛟龍肆意千里,揮灑自如,自成一派風格,日本人將其稱作“明清調”。
作者簡介:王鐸 明末清初大臣、書畫家。字覺斯,一字覺之。號十樵。孟津(今河南孟津)人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,還因此衍發成一派別,稱為“明清調”,他們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,更提出了“後王(王鐸)勝先王(王羲之)”的看法。